💡 20 美元/月的 AI 编程助手,有人做了个"重置工具"
用 Cursor 写代码的朋友应该都遇到过这个提示:"试用次数已达上限,请升级到 Pro 版本"。免费版每天只能问几十个问题,对于重度用户来说确实不够用。
GitHub 上有个项目因此火了——38.5k Star,专门用来重置 Cursor 的机器识别信息。这就是今天要聊的 cursor-free-vip 项目。
🔍 这个工具是怎么工作的?
简单说,Cursor 通过三个地方记录你的设备信息:
- machineId 文件(设备唯一标识)
- storage.json(使用记录)
- state.vscdb 数据库(设备指纹)
这个工具的思路很直接:关闭 Cursor → 删除这些记录 → 生成新的设备 ID → 系统就认为你是新用户了。
🛠️ 技术实现上有几个亮点
跨平台支持做得很细致
Windows、macOS、Linux 三个系统的配置文件位置都不一样,这个工具会自动识别:
- Windows 在
%APPDATA%\Cursor\
- macOS 在
~/Library/Application Support/Cursor/
- Linux 在
~/.config/Cursor/
模拟真人操作
为了避免被检测,加入了随机延迟机制,每个操作之间会等待 0.1 到 1.5 秒不等,看起来更像人在操作而不是脚本。
模块化设计
代码分成了几个独立模块:账号管理、配置读取、工具函数等,结构比较清晰,想改哪里都很方便。
📊 使用情况
从数据看使用的人不少:
- 4.7k 个 Fork(说明很多人在用)
- 持续更新到 0.49.x 版本(跟着官方更新)
- 提供一键安装脚本(降低使用门槛)
安装很简单,Linux 和 Mac 用户复制一行命令就行,Windows 用户用 PowerShell 执行一下脚本。配置文件在文档目录下,可以自己调整延迟时间这些参数。
⚠️ 需要注意的问题
这个工具有明显的争议性:
违反了 Cursor 的使用条款。官方明确不允许通过技术手段绕过付费限制,使用这类工具可能导致账号被封。
从商业角度看,Cursor 团队需要收入来维持服务器和开发成本。长期使用这类工具,对整个 AI 编程工具生态不是好事。
我的看法是:作为技术学习案例可以研究一下,了解软件是怎么做设备识别的,但不建议长期依赖这种方式。如果 Cursor 确实提升了你的工作效率,付费支持开发团队才是长久之计。
💻 对开发者的参考价值
如果你在找工作
这个项目涉及几个常见的技术点:
- 跨平台文件系统操作
- 进程管理和控制
- SQLite 数据库操作
- 自动化脚本编写
这些都是面试中可能会问到的实际问题。
如果你在做 SaaS 产品
可以反向思考怎么防止这类滥用:
- 不要只依赖本地存储的设备 ID
- 在服务端做多维度验证
- 监控异常的重置行为
🚀 快速体验
Linux/macOS 用户:
curl -fsSL https://raw.githubusercontent.com/yeongpin/cursor-free-vip/main/scripts/install.sh -o install.sh && chmod +x install.sh && ./install.sh
Windows 用户:
irm https://raw.githubusercontent.com/yeongpin/cursor-free-vip/main/scripts/install.ps1 | iex
AI大模型工程师j教程:
https://yunpan.plus/t/28-1-1
配置文件在 Documents/.cursor-free-vip/config.ini,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参数。
📝 写在最后
这个项目火爆的背后,其实反映了 AI 工具定价和用户需求之间的矛盾。对个人开发者来说,每月 20 美元不算特别便宜,但团队运营成本确实也不低。
技术本身是中性的,关键看怎么用。研究它的实现原理可以学到东西,但如果真的觉得 Cursor 好用,还是建议支持正版。毕竟好的工具需要持续的投入才能越做越好。
《云栈开源日记》每天带你看一个 GitHub 热门项目,3 分钟了解背后的技术。关注我们,不错过有价值的开源项目。
📌 项目地址
https://github.com/yeongpin/cursor-free-vip
🌐 Cursor 官网
https://www.cursor.com
🎬 AI大模型工程师从入门到精通
https://yunpan.plus/t/28-1-1
标签:#cursor-free-vip #GitHub #Cursor #AI编程工具 #开源项目 #Python #自动化